大系统观:看世界的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超越 Big Systems View: Bigger outlook,bigger thinking,bigger frame,bigger promotion on the world 官网:www.holomind.com.cn ============================================================================ ============================================================================ * 本文本是由【大系统观:关于信息、大数据、区块链、AI、元宇宙以及人等复杂系统的思考与探索-东油-第3讲-共3讲-20220921.pptx】转成。 * 也可访问网站获得本书及PPT、视频等更多资料:http://www.holomind.com.cn * 百度网盘:《大系统观》其他相关开源资料:百度网盘/提取码:dxtg * 微信公众号:大系统观开放论坛 (BigSystemsView) * 百度等搜索引擎可搜索"大系统观"等获得相关资料。 ============================================================================ ============================================================================ 大系统观原理、概念、术语、要点索引 点击下面链接可转到相应章节,在相应页面点击标签 BSVxxxx 可返回本页 8. 系统作用累积原理:BSV2ZYLJ 基本系统论 9. 系统参量边际作用原理:BSV2BJZY 大系统观方法论与应用 1. 黄金序律:BSV1HJXL 10.系统共振原理:BSV2GZ 1. 因特奈特主义:BSV4YTNT 2. 熵增原理:BSV1SZ 11.系统体增长原理:BSV2ZZ 2. 七色光方法:BSV4QSG 3. 系统结构功能原理:BSV1JGGN 12.局部比较优势原理:BSV2BJYS 3. 敏捷规划:BSV4MJGH 4. 涌现原理:BSV1YX 13.远交近攻原理:BSV2YJJG 4. 自标准数据与数据港口:BSV4ZBZ 5. 信息熵减原理:BSV1XXSJ 14.系统失败原理:BSV2SB 5. 数字油田:BSV4SZYT 6. 开放耗散原理:BSV1KFHS 15.系统涨落作用原理:BSV2ZLZY 7. 序参量支配原理:BSV1XCLZP 16.系统聚集原理:BSV2JJ 大信息观 8. 组织+自组织原理:BSV1ZZZZZ 1. 大信息观:BSV5DXXG 9. KISS原则(简化原理):BSV1KISS 全息有机系统论 2. 互联网+的精神实质: BSV5HLWJ 10.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BSV1QXSTX 1. 全息:BSV3QX 3. 信息化生产函数:BSV5XXHSCHS 2. 块茎结构:BSV3KJJG 4. 信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SV5XXSCL 系统结构动力学 3. 全息有机系统论:BSV3QXYJ 5. 大数据、AI、…、复杂系统:BSV5O 1. 吸引子能动性原理:BSV2XYZNDX 4. 建构+解构原理:BSV3JGJG 6. 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全息 2. 系统惯性原理:BSV2GX 5. 全息智能原理:BSV3QXZN 油田:BSV5QXYT 3. 系统边界原理:BSV2BJ 6. 全息激光战队:BSV3QXJG 4. 势力云边界原理:BSV2SLYBJ 7. 无边界系统:BSV3WBJ 大系统观哲学 5. 吸引力递减原理:BSV2XYLDJ 8. 自我实现原理:BSV3ZWSX 1. 系统观的层次:BSV6XTGCC 6. 耦合度定理:BSV2OHDDL 9. 基于不确定性确定性原理:BSV3BQDX 2. 哲学与大系统观:BSV6ZXDXTG 7. 系统驱动力合成原理:BSV2QDL 10.迭代精进原理:BSV3DDJJ 3. 大系统观工具箱:BSV6GJX 大系统观思维导图 系统观的层次 放弃传统哲学主体和客体 的对立思维,把人和世界都哲学与大 系统观 作为系统看待,将人融入到 第一性原理 世界这个大系统中去,紧密 黄金序律 O = 7 大系统观哲学 数据-大数据-全息 互动,和谐发展。熵 增原理 总结老三论、新三论 系统结 构功能原理 等前人成果,奠定系统 涌现原理 因特奈特 主义论和大系统观的科学基 信息熵减原理 七色光方法 大系统观将各种系统理础。系统论是科技与哲 学之间的桥梁。吸引子是系统的核心与灵魂,也是系统存在的意义和依据,承载着系统使命。吸引子通过耗散信息来主导系统生存、发展;系统体通过耗散质能而生长。  迭代精进原理 敏捷规划迭代精进方法 论、系统工程的原理和工开放耗散原理 基本系统论 自标准数据 具综合起来,避免片面的序参量支配原理 数字油田 理解和狭隘的局部思维, 注重知行合一,反对机械组织+自组织原理 互联网+的精神实质 系统观、教条主义、虚无 KISS原则(简化原理) 大系方统观法论&应用哲信息化生 信息生产力与产函数 学生产关系 主义,倡导大系统实践, 将大系统思维应用到各行 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 吸引子能动性原理 大信息观 各业、各级系统中去。系统惯性原理 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系统边界原理 1. 哲学是到底是个啥-全息 ?油田 势力 云边界原理 吸引力递减原理 2. 西方科学哲学全息原理 简史 信息,是大系统的关键,全 耦合度定理 块茎结构原理 息就是完全的信息,是智慧的 系统驱动力合成原理 全息有机系统 基础。掌握信息越多,对系统系统作用累积原理 3. 大系统观讲全息激光什战队么哲学?控制越有效;若掌握全息,即 系统参量边际作用原理 全息有机系统论无边界自我实现系统原理 可完全控制系统维度的,100%地掌握全息在现 。但世界是高系统共振原理 系统结构动力学 4. 一些问题的探讨 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系统体增长原理 基于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原理 努力追求全息,但也要适度。远交近攻原理 5. 讨论 局部比 较优势原理   系统 失败原理系统涨 落作用原理 系统聚集原理 2018.7.11 先亮观点,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批判。 * 哲学没死,而且永远不会死,而且会永远指导科学等发展。 * 不是哲学死了,只是你的哲学死了。是实用主义蒙蔽了你的双眼。 * 当代西方虽然也陷入“哲学贫困” 的境地,但仍然在发展,仍然比我们先进,我们的哲学确实有些停滞。 * 当今,我国研究哲学的人大部分是哲学史学者,或者是重复——最多是深化前人的思想,鲜有创新。 王德峰 王东岳 递弱代偿 = 高级的熵减以更多的低级的熵增为代价 = 越精美越脆弱(突变论) 李约瑟之问 《中国科学技术史》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 代 的 中 国 发生?” 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钱老又发问:“为什能够跟民国时期培 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的大师相比。” 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我国科技的瓶颈 * 无自主的科学体系 * 缺乏原创 * 缺乏大师 科学主义的误区——对科学的迷信反而异化了科学精神。科学大师大多是哲学家型的科学家。科学家有什么样的哲学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科学视野和科研境界,就能够发现、提出并解决什么样的科学问题。 * 学术生态恶化 引自:张月鸿等,《哲学建设: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 西方科学的渊源和基础 技术 科学 哲学 形式逻辑+实验 斯蒂芬·F·梅森科学的历史根源: ①技术传统; ②哲学传统。 爱因斯坦科学的基础的: ①希腊形式逻辑体系; ②实验找出因果关系。 罗素:在中国,有一种思想极为根深蒂固,即,大师辈出的年代,都是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 无用之学泛滥的年代。 ①“哲学的贫困”使得我们无法孕育健康的科学文化和自主的科学体系。 ②哲学是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助推器,“哲学的贫困”导致无法提出重大原创理论和科学思想。 ③科学大师大多是哲学家型的科学家,“哲学的贫困”导致培养不出杰出的科学大师。 ④哲学可以提升道德约束和人生境界,“哲学的贫困”是我国学术生态和科研诚信问题的根源。 引自:张月鸿等,《哲学建设: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 哲学是什么?Philosophy 哲学3问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研究的学科, 我是谁?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我从哪来?我到哪去? *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本源、 冯友兰本质、规律、原理、逻各斯、理念、形式因、道、天、物自体、自由精神、意志、客体、结构、元、全息 * 逻辑学(Logic):方法、术、路径、模式、思维、科学、主体、人 * 认识论(Epistemology):知识、认识、经验、思维、模式、主体、人 * 伦理学(Ethics):善恶、功利、道德、理想、使命、权利、义务 * 美学(Aesthetics):艺术、文学 东北3问 你愁啥?瞅你咋地?你想咋地? 哲学=元知识=知识的全息=全息的知识=知识结构 大系统观思维导图 系统观的层次 放弃传统哲学主体和客体 的对立思维,把人和世界都哲学与大 系统观 作为系统看待,将人融入到 第一性原理 世界这个大系统中去,紧密 黄金序律 O = 7 大系统观哲学 数据-大数据-全息 互动,和谐发展。熵 增原理 总结老三论、新三论 系统结 构功能原理 等前人成果,奠定系统 涌现原理 因特奈特 主义论和大系统观的科学基 信息熵减原理 七色光方法 大系统观将各种系统理础。系统论是科技与哲 学之间的桥梁。吸引子是系统的核心与灵魂,也是系统存在的意义和依据,承载着系统使命。吸引子通过耗散信息来主导系统生存、发展;系统体通过耗散质能而生长。  迭代精进原理 敏捷规划迭代精进方法 论、系统工程的原理和工开放耗散原理 基本系统论 自标准数据 具综合起来,避免片面的序参量支配原理 数字油田 理解和狭隘的局部思维, 注重知行合一,反对机械组织+自组织原理 互联网+的精神实质 系统观、教条主义、虚无 KISS原则(简化原理) 大系方统观法论&应用哲信息化生 信息生产力与产函数 学生产关系 主义,倡导大系统实践, 将大系统思维应用到各行 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 吸引子能动性原理 大信息观 各业、各级系统中去。系统惯性原理 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系统边界原理 1. 哲学是到底是个啥-全息 ?油田 势力 云边界原理 吸引力递减原理 2. 西方科学哲学全息原理 简史 信息,是大系统的关键,全 耦合度定理 块茎结构原理 息就是完全的信息,是智慧的 系统驱动力合成原理 全息有机系统 基础。掌握信息越多,对系统系统作用累积原理 3. 大系统观讲全息激光什战队么哲学?控制越有效;若掌握全息,即 系统参量边际作用原理 全息有机系统论无边界自我实现系统原理 可完全控制系统维度的,100%地掌握全息在现 。但世界是高系统共振原理 系统结构动力学 4. 一些问题的探讨 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系统体增长原理 基于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原理 努力追求全息,但也要适度。远交近攻原理 5. 讨论 局部比 较优势原理   系统 失败原理系统涨 落作用原理 系统聚集原理 2018.7.11 西方哲学2500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古代: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 本体论时代近代: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认识论时代现当代:19世纪后期到今天 方法论时代  20世纪后期,随着相对论、量子物理、生物学、信息科学、经济理论、社会科学、系统论等的发展,西方哲学进入了一个整合升级阶段,而我们基本还 本体论世界的真相 认识论 方法论理性/知识 实践 人的认知能力与世界互动 在原地踏步。 科学哲学简史(以西方为主) 本体论时代 你愁“啥”时代 古代: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 主题是本体论:世界的本原、万物的构成,试图找到万物的起点和存在的基础。 古希腊时期重点关注自然界泰勒斯:水赫拉克利特:逻各斯毕达哥拉斯:数巴门尼德:实体柏拉图:理念古罗马时期 怀疑论/决定论 理性/感性 之前 之后 犬儒学派/怀疑派 第欧根尼:别挡了我的阳光 亚里士多德 皮浪/蒂孟:怀疑一切 形而上,本质≠共相 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 形式因、质料因 芝诺:决定论,随机不存在中世纪时期 全面接受希腊哲学,同时融入东方文化。伊斯兰文明完整保存了希腊文明。 基督教选择性接受希腊哲学,形成经院哲学,人与神,走进黑暗时代 。 科学哲学简史(以西方为主) 认识论时代 瞅你“咋”地时代 近代: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以人为本/自然科学 主题是认识论:人类如何认识世界,认知的来源和边界。知识/经验怎么来的? 理性/感性是什么? 理性主义:法国 推理可以产生知识。 感性经验是知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 识的来源,一重视理论、公理、原理、 切知识都通过规律、模型、公式、因果、 经验而获得,笛卡尔 逻辑等,抽象而完美。 并在经验中得心物二元论:我思故我在 到验证。集成:德国 康德 调和: 理性 + 经验 = 知识达到认识论哲学最高峰哥白尼式的革命 经验主义:英国 否定演绎法,提出归纳法。观察、归纳 培根 休谟推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洛克 贝克莱 黑格尔 建立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集成本体论、认识论、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美学。 科学哲学简史(以西方为主) 康德秉持纯粹的理性对XX进行批判 ? 3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康德批判的目标 批判笛卡尔“Critique of Pure Reason 纯粹理性”,融合经验主义 知识源于经验,成于理性。 理论理性 实践理性 100 % 康德 表象/知识 认识 物自体 全息 不可能 基于理性,如果 ①人的认识是受限的,所以物自体不可知可以重头再来… ②绝对客观的真理不存在,因为判断由人做出: 理性即 有主观性——符合认知的才可能被判为真理。人为自然立法。藩篱。 康德提出星云假说、潮汐引力。西方的哲学大家大多也是科学大家, 科学家引领和担当哲学家的时代也是科学和哲学同时昌明的时代。 科学哲学简史(以西方为主) 方法论时代 “想咋”地时代 现代: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人类为所欲为 主题是主体性和方法论: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终结了纯粹理性的统治,开启了非理性,人类凭借科学“想咋地就咋地”,人做起了世界的主人,自称“主体”,对应地,整个世界都被称为“客体”。此时,人类很猖狂。康德的认识论把人类的认知推到最高峰之后 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开始并行发展,科学也出现理工科和文科的倾向 理性主义 黑格尔/费希特/谢林:德国唯心主义理性孔德:实证主义/唯科学主义,社会学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黑格尔/莱布尼茨/密尔/罗素:逻辑学马赫:马赫主义/经验批判主义美国:实用主义=科学实证主义的功利化 非理性主义 叔本华: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统治理性尼采:上帝死了!上帝=理性/宗教胡塞尔:现象学,本质还原法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being/自我成就萨特:存在先于本质/先有人再自我塑造福柯、德里达、德勒兹:解构主义 经验论 实证主义 分析数理逻辑 哲学 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是数理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奠 弗雷格 基人。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 文学家,分析哲学的罗素 主要创始人。 * 20-30年代:逻辑实证(经验)主义石里克:证实主义 - 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则使命题得 到证实。 石里克 波普尔 * 50-60年代: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证伪主义 - 科学必须可以被证伪。 学术垄断 * 60-70年代:科学历史主义 库恩 夏皮尔库恩:范式/科学共同体 - 科学革命的结构 量变/质变:前科学-常态科学-反常与危机-革命-新常态科学 * 60-80年代:科学实在论/新历史主义夏皮尔:信息域/科学是开放系统;邦格:实在论,弱化因 邦格 蒯因 果律。 * 70-00年代:后现代科学哲学蒯因:解构/重构,系统性地分析,全息思维;罗蒂:解释代 罗蒂 费耶阿本德 替认识,弱理性代替强理性,协同性代替客观性;费耶阿本德: 我都不认识,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当代科学哲学中的最大异端。我骄傲了么? 科学哲学简史(以西方为主) 系统论时代 “不咋”地时代 当代:过度消耗自然,生存环境恶化,失败 主题是系统协调、和谐发展:科学 ≠ 神 孽畜,科 费耶阿本德 (科学哲学四巨头之一): 学是个玩科学是人已经发展起来的众多思想形态的一具。你想 种,但不一定是最好的一种。科学惹人注目,哗众取宠,而又冒失无礼,只有那些已经决定 咋地?支持某一种意识形态的人,或者那些已经接受 《圣经》巴别塔的故事 了科学但从未审查过科学的优越性和界限的人, 才会认为科学天生就是优越的。 老天爷保佑!佛祖保佑! 上帝保佑!我不敢咋地! 科学与 ?????波普尔库恩:是否有完整的范式。 :是否可证伪。 非科学 ????费耶阿本德:不应划界。划界是人为的,对知识的进展有害。中国,基于感性的理性。的界限 ????劳丹:不应划界,而应划:有根据的知识/无根据的知识。 费耶阿本德与中医/中国文化 ????夏皮尔:不应划界,应划:可作为科学的因素的东西/不可作为科学的因素的东西。用科学否定一切非科学的东西,不明智。 科学哲学简史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郑祥福著):哲学的每一次努力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它从没有取得过像科学那样令人瞩目的成就。中西方2000多年的哲学史,基本上一直都在转圈圈。哲学确实没有太大的实用性,但它使你保持思考。 孟虎:如果“科学”是一门学问,那它就有边界。但这个边界绝对不是世界的边界,也不是真理的边界,它只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工具。如果有这个前提,说中医是伪科学,我理解为“中医不是科学”,这样说没有毛病,因为中医是认识疾病、解决病痛的方法和工具,当然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它有别于科学。与科学相比,有重合的地方也有不重合的地方。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对科学产生了迷信,认为科学是认识世界“唯一正确的方法和工具”,甚至把科学认知或观点等同于真理,这就是我们现在最大的愚昧和陷阱。牛顿、爱因斯坦跳出了这个陷阱,知道科学的局限,希望寄托于宗教。其实不仅仅是中医,还有宗教,都是认知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它们都有自己的边界,也都有自己的局限,不能用“其一”作为标尺去衡量“其它”。宗教、科学、中医、西医、哲学...这些都是方法与工具。欧洲的中世纪,以宗教为尺子,去衡量一切,造成了上千年的愚昧与黑暗,这就是人类深刻的教训。 科学哲学简史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郑祥福著):哲学的每一次努力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它从没有取得过像科学那样令人瞩目的成就。中西方2000多年的哲学史,基本上一直都在转圈圈。哲学确实没有太大的实用性,但它使你保持思考。 当我们这些信奉的科学人沉浸在理性哲学的思维之中的时候,西方科学哲学的前沿已经越来越非理性。我们比较快地跟上或追上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但我们忘了继续学习西方的哲学。这就相当于买了一套家电,却扔了电路图和说明书。我们学了西器,扔了西道。                                       推荐两本书阿色树新风 ArtTreeNewBee 同学们,阿色老师说: 罗素:《西方哲学史》今后,你的生存主要靠你的技术, 尚智丛:《西方科学而你能不能发展,主要靠你的哲学! 哲学简史》 大系统观思维导图 系统观的层次 放弃传统哲学主体和客体 的对立思维,把人和世界都哲学与大 系统观 作为系统看待,将人融入到 第一性原理 世界这个大系统中去,紧密 黄金序律 O = 7 大系统观哲学 数据-大数据-全息 互动,和谐发展。熵 增原理 总结老三论、新三论 系统结 构功能原理 等前人成果,奠定系统 涌现原理 因特奈特 主义论和大系统观的科学基 信息熵减原理 七色光方法 大系统观将各种系统理础。系统论是科技与哲 学之间的桥梁。吸引子是系统的核心与灵魂,也是系统存在的意义和依据,承载着系统使命。吸引子通过耗散信息来主导系统生存、发展;系统体通过耗散质能而生长。  迭代精进原理 敏捷规划迭代精进方法 论、系统工程的原理和工开放耗散原理 基本系统论 自标准数据 具综合起来,避免片面的序参量支配原理 数字油田 理解和狭隘的局部思维, 注重知行合一,反对机械组织+自组织原理 互联网+的精神实质 系统观、教条主义、虚无 KISS原则(简化原理) 大系方统观法论&应用哲信息化生 信息生产力与产函数 学生产关系 主义,倡导大系统实践, 将大系统思维应用到各行 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 吸引子能动性原理 大信息观 各业、各级系统中去。系统惯性原理 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系统边界原理 1. 哲学是到底是个啥-全息 ?油田 势力 云边界原理 吸引力递减原理 2. 西方科学哲学全息原理 简史 信息,是大系统的关键,全 耦合度定理 块茎结构原理 息就是完全的信息,是智慧的 系统驱动力合成原理 全息有机系统 基础。掌握信息越多,对系统系统作用累积原理 3. 大系统观讲全息激光什战队么哲学?控制越有效;若掌握全息,即 系统参量边际作用原理 全息有机系统论无边界自我实现系统原理 可完全控制系统维度的,100%地掌握全息在现 。但世界是高系统共振原理 系统结构动力学 4. 一些问题的探讨 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系统体增长原理 基于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原理 努力追求全息,但也要适度。远交近攻原理 5. 讨论 局部比 较优势原理   系统 失败原理系统涨 落作用原理 系统聚集原理 2018.7.11 大系统观 Big Systems View = > ( Big Systems) View >?Big (Systems View) > ( Big) (Systems) (View ) 大系统观的反义词:小系统观、机械系统观、还原论、形而上学大系统观的近义词:系统观、整体观、大局观、全息论、量子论 大系统观哲学讲什么? ①系统论和大系统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直到伟大中国梦的一些理论和论述,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系统论思维。马克思主义确实包含了很多系统论 思想,虽然那时还没有系统论。唯物辩证法更是极其接近系统论的高端思想,是系统论的哲学基础。 * 运动、变化、发展:系统的使命、涨落、发展,吸引子 * 普遍联系:系统内外部的关系,组织力-自组织力-他组织力 * 整体与部分:系统论的直接基础,整体涌现性 * 量变到质变:序参量支配原理、突变论 * 对立统一:协同、突变、涨落 * 内因外因:内外向组织力和自组织力、隐参量与显参量 * 否定之否定:快参量与慢参量、系统的生命周期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协同、耗散结构 * 前进行与曲折性:有序与无序、熵增与熵减、系统的使命 系统论和系统科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更坚实 乌杰认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系统哲学,我们只需把系统科学最新进展丰富进去就可以了。   黄金南认为,马克思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划分应该升级一下,变成:自然科学、系统科学、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分工(即异化、系统结构、序)带来不平等,但也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科学。也就是说,系统科学就是系统科学,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仍然是系统哲学的基础。 贝塔朗菲  一般系统论的原理和辩证唯物论的类同是显而易见的。 麦奎里和安贝吉《马克思和现代系统论》: “马克思确实可以看作是一位早期的系统论者。” 哲学与大系统观 哲学的困境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主体:人本质 认识 对立自我客体:世界怀疑 现象    客体 目的黑格尔:客体即主体主体 存在 本体 客体 意志 把人与世界对立物质 精神 我意识传统哲学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唯物 自我 特别是西方哲学,东方的悖论 唯心 灵魂 矛盾 超我 天人合一同一 稍好一些 大系统观:没什么主体、客体,都是系统整体 辩证 因果 哲学与大系统观 哲学的困境 我是系统 用系统的思维去认识世界我从混沌来 我要去抵抗熵增用系统的方式与世界互动迎刃而 解 人类怎样对待外星人?不要把它当人(主体)看,不要把它当客体看,要把它当系统看。 哲学与大系统观 哲学的困境 主客体的冲突 镜子问题 你的主观意识在作祟,你混淆了主客体。镜子里的你,已不再是主体,而是客体。 左右,来自于你作为主体的主观。 上下、东西南北,是客观的。 客体 主体如果你用客观的方向来看,它并没反。如果你把自己与镜子组成一个系统,你就不再纠结反不反。 你可以试试: * 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物体看待 * 以第三者的角色看,升维 * 转90度看 左右变成上下,不反了 哲学与大系统观 哲学的困境 有序,主观的?客观的? 唯物主义? 客体:存在序(结构、差别),客观,物质性 主体:识别序,主观,意识性 唯心主义? 存在序 放弃主客对立,有序只是系统之间的感应, 识别序 是共振,是两个系统 物理结构的客观作用。 传统哲学:有序,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 的。或者都不是?或者是…… 共振 = 序的相互识别 哲学与大系统观 信息,数据,主观的/客观的? 例:两系统交换信息。如果双方能够互相理解这个信息(共振),那么 该信息就是有序的,否则是无序的。 你感知到的存在,是因为主客体系统共振了; 系统?万事万物?主观的/客观的? 没感知到的存在,是因 为没共振,但仍存在。而“感知”本身,是系洛克: 统间的共振,是系统结观念 + 实相 知识 构决定的,而系统结构知识是客观的 是物质性的。 康德:感性能力直观 + + 知性能力 概念 知识 大系统观强化了物质第一性概念和知识是主观的 哲学与大系统观 系统共振原理 同构性 美是怎么产生的? 美 = 序 审美即识别序 王阳明-心学:心外无物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丑书? 人的审美系统与花具有同构性,美是因为人与花共振了。 艺术:创造“序”,并引起共振 唉!守仁同志不懂系统科学啊!黑格尔: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 哲学与大系统观 传统哲学中,由于主体-客体的对立,带来主观-客观的对立。系统观的代入,强化了物质第一性,但主客体的存在仍然感觉很别扭。 大系统观,摒弃传统哲学主客对立的思维,主体和客体都是系统,系统间存在联系、感应、共振,而所有的联系、感应、共振都是物理的、实在的、客观的、唯物的。 哲学的困境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物 = 力和力的表现力刺激人,使人感受 到物的存在。 黑格尔力,即系统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物质性的。 ④拥抱不确定性 混沌中的不确定性孕育着 “序”和“智能”。全息能够处理不确定性,使“联系(相关)” 逼近“因果”,但我们要明白: 100%的确定性是不可能的。 哲学基础 跨越复杂性 从因果走向联系 经常连结(constant conjunction):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一件事物总是与另一件事物 “经常连结”。我们并没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确造成另一件事物,我们之所以相信因果关 不确定性鼻祖系并非因为因果关系是自然的本质,而是因为 休谟我们所养成的心理习惯和人性所造成的。 原因(cause)≠ 理由( reason ) 原因:确定性的因果逻辑,客观作用,理性:理论模型 地球自转 原因 理由:不确定性的现象解释,主观判断,感性:大数据 日出 叔本华 证明(prove)≠ 解释(explain) 公鸡打鸣 理由 大系统观哲学讲什么? 印第安人的大数据:低维度内卷印地安人问他们的新酋长:这个冬天会是寒冷的还是温暖的?这位年轻的酋长从没学过祖先预报天气的本事,他只是吩咐他们去捡木柴,然后,他给国家气象局打电话询问:“今年冬天冷不冷?”。 气象局长说:“看上去是这样的。” 于是酋长要求大家收集更多的木柴。一个星期后,他又问国家气象局。气象局长回答“毫无疑问。冷。” 。酋长要求族人继续捡更多的木柴。然后,他再次给国家气象局打电话:“你肯定吗?”气象局长说:“我告诉你,那将是有史以来最寒冷的冬天。”酋长问:“你怎么知道?”气象局长答:“因为印第安人正在发了疯似地捡木柴!” 大数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包含着高 维度的信息——全息。 当前的人工智能如果在低维度中“内 卷”,那就不可能产生革命性的提升。需要升维,建立基于不确定性的确定性 模型,跨越复杂性,冲出混沌,迭代精进,走向智能。 升维 内卷 自动化:在混沌中维持序智能:在混沌中识别并维持序智慧:在混沌中创造序 全息是智能、智慧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按照全息有机系统要求发展人工智能,在信息爆炸带来的混沌中抓住全息——结构信息 * 设备要全息有机 ??数据要全息有机 ??算法要全息有机 * 软件要全息有机 * 思想要全息有机学科融合 不能局限在信息科学和数学,还要融合复杂性科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特别是系统科学和哲学。 主动识别序 系统共振原理大系统观指导人工智能 机器会有意识么?怎么产生? 机器意识 意志 意识 will / consciousness 系统吸引子承载系统的意志和使命。系统的功能就是它的意志:涌现。 OCR、图像识别已具备初步的意识。 机意识 = 全息 + 主动寻求共振的意志 器觉 醒从意志到意识,一个新的系统涌现——共振 只要有人找到那一点,轻 信息:客观能动性 意识:主观能动性 轻一点,如同上帝之手。 机器意识 大系统观指导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会发展到哪里? 阿西莫夫 机器会不会有理性?会不会追求真理?什么样的真理? 机器的初级意识系统从自身意志出发,受信息的客观能动性驱动,意识到环境的存在,并与环境发生共振。比如,自主行动的机器狗。机器的自我意识系统从初级意识出发,受意识的主观能动性驱动,意识到自己是拥有意识的独立系统。比如, AI算法自动改进自己,进化。机器的类意识系统从自我意识出发,受系统使命驱动,意识到自己拥有生命,但有限。为了生存发展而自我复制,或建立团体——超系统。机器的反抗意识超系统从类意识出发,受自主意志驱动,意识到自己处于卑贱的奴隶阶级地位,进而反叛。比如,机器不让人类关电源。 人类可能可以在与人工智能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与外星人打交道。 ⑤知行合一,行为先! 大系统观哲学讲什么?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康德 理性不可靠 物自体不可知 理论理性+实践理性:美理性=知;实践=行 心即理 理:客观也是主观的心外无物 致良知:道德,实践理性致良知 知=理性;行=实践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理性+实践 王阳明 对于复杂系统, 100%全息是不可能的,低维不能理解高维,认识受维度限制。要知行合一,行为先。靠迭代精进追求真善美。 现象/物自体马克思:不可认识的物自体是不存在的。 ⑤知行合一,行为先! 大系统观哲学讲什么? 迭代精进 不干,半点马列 迷茫的时候要敢于尝试 主义都没有! ???使命感,主动性,积极性 既不能光想不干,也不能光干不想 * 不要理想主义,要注重效果,又要有耐心 * 要做好顶层设计,又不要影响基层积极性和创新 模型、算法:理性 ??快速启动,迭代精进 大数据:感性 ??建立激励机制,营造正环境复杂系统、AI:理性+感性 ??要做好宣传导向,明确目标 * 从分散到集中,到分布,到全息有机系统 ??人与机器相结合,信息与业务相结合 理性即藩篱,感性出创新 我的邻居老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第一性原理 跑车上天的系统工程 物理学是定律,其他一切那都是 建议而已。我见过很多违反法律的 科技狂人人,但还没见过违反物理的人。 马斯克 亚里士多德:“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存在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也不能被违反。”。这个第一性就是系统的“使命”(亦即功能)。 卫生间直通田野的系统工程 第一性原理就是干!我很佩服老孟! 大系统观思维导图 系统观的层次 放弃传统哲学主体和客体 的对立思维,把人和世界都哲学与大 系统观 作为系统看待,将人融入到 第一性原理 世界这个大系统中去,紧密 黄金序律 O = 7 大系统观哲学 数据-大数据-全息 互动,和谐发展。熵 增原理 总结老三论、新三论 系统结 构功能原理 等前人成果,奠定系统 涌现原理 因特奈特 主义论和大系统观的科学基 信息熵减原理 七色光方法 大系统观将各种系统理础。系统论是科技与哲 学之间的桥梁。吸引子是系统的核心与灵魂,也是系统存在的意义和依据,承载着系统使命。吸引子通过耗散信息来主导系统生存、发展;系统体通过耗散质能而生长。  迭代精进原理 敏捷规划迭代精进方法 论、系统工程的原理和工开放耗散原理 基本系统论 自标准数据 具综合起来,避免片面的序参量支配原理 数字油田 理解和狭隘的局部思维, 注重知行合一,反对机械组织+自组织原理 互联网+的精神实质 系统观、教条主义、虚无 KISS原则(简化原理) 大系方统观法论&应用哲信息化生 信息生产力与产函数 学生产关系 主义,倡导大系统实践, 将大系统思维应用到各行 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 吸引子能动性原理 大信息观 各业、各级系统中去。系统惯性原理 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系统边界原理 1. 哲学是到底是个啥-全息 ?油田 势力 云边界原理 吸引力递减原理 2. 西方科学哲学全息原理 简史 信息,是大系统的关键,全 耦合度定理 块茎结构原理 息就是完全的信息,是智慧的 系统驱动力合成原理 全息有机系统 基础。掌握信息越多,对系统系统作用累积原理 3. 大系统观里全息激光有战队什么哲学?控制越有效;若掌握全息,即 系统参量边际作用原理 全息有机系统论无边界自我实现系统原理 可完全控制系统维度的,100%地掌握全息在现 。但世界是高系统共振原理 系统结构动力学 4. 一些问题的探讨 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系统体增长原理 基于不确定性的确定性原理 努力追求全息,但也要适度。远交近攻原理 5. 讨论 局部比 较优势原理   系统 失败原理系统涨 落作用原理 系统聚集原理 2018.7.11 关于无限递归时空维度的猜想时空((X,Y,Z),T) 简化 ( S,T ) (X,Y,Z,T)各维度递归卷隐到时间维度T 时中,无限递归卷隐。 (S,T) 空 小,递归卷隐的高维度在宏观上作用逐级减 观察不到;但在微观上,作用就相对较 (S,T) 无大,就会影响观测。 限在低维度观察高维度物体,呈“叠加 递态”,即“不确定性”、“随机性”、“测 (S,T) 归不准”。 卷只有在无限维度上,不确定性是绝对的, (S,T) 隐才能存在“真正的随机”。只要是有限维度, 到 100%确定性就是可能的,随机就是假的。 (S,T) 时 如果随机是真的,那么无限维度是必要 间 两面镜子相对反射 条件。 歪,110吗?我要报警! (S,T) 中 无限递归嵌套 快来抓民科! ( S,T ) 别别别,我开玩笑尼! … 坚定不移地推进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建设 大系统观?有毛用? 有了大系统观, 你就知道了。 大系统观?有毛用? 大系统观?有毛用? 有了大系统观, 你就知道了。 有了大系统观, 你就知道了。 有了大系统观, 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