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系统观:看世界的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超越 Big Systems View: Bigger outlook,bigger thinking,bigger frame,bigger promotion on the world 官网:www.holomind.com.cn ============================================================================ ============================================================================ * 本文本是由【大系统观:关于信息、大数据、区块链、AI、元宇宙以及人等复杂系统的思考与探索-东油-第1讲-共3讲-20220921.pptx】转成。 * 也可访问网站获得本书及PPT、视频等更多资料:http://www.holomind.com.cn * 百度网盘:《大系统观》其他相关开源资料:百度网盘/提取码:dxtg * 微信公众号:大系统观开放论坛 (BigSystemsView) * 百度等搜索引擎可搜索"大系统观"等获得相关资料。 ============================================================================ ============================================================================ 忒修斯国王在其多年的航行过程中,把他的船的每一个零件都换过了。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那艘船么? 王权,1968年出生,直男,地道东北农民穷八代。大庆油田信息化工作者。传说是数字油田概念的始作俑者、谬论奠基人和死不改悔的“走之派”,流窜在石油石化行业和大型企业信息化领域,擅长忽悠,同伙众多。长期鼓吹数字油田和大系统观,流毒甚广。在各大学和各种研讨会、峰会、论坛作案较多,手法毒辣,罪行累累。该犯1990年本科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物探专业,先搞勘探,后转IT。2003年“学士后”毕业于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曾混迹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一年多假装访问科学家。种过地,放过牛,打过人,挨过揍。当过地震勘探放线工,也干过物探解释员、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设计员、项目负责人、销售负责人、项目经理、部门业务主管等职,还长期在各种层次上冒充各种专家。参与和主持过无数软件开发项目、大型企业网设计、超大规模信息系统集成、信息规划等工作。罪没少遭,苦没少受,但仍不长记性,爱耍年轻,爱好持续性撞墙。目前,该犯已潜入系统科学领域,手拿胶皮搋子,号称会通下水道。请广大人民群众留意,如有发现立即报案,以免受害。 我是瞎讲,你《大系统观:看世界的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超越》 最好是瞎听。 2016年 互动获阿色手写签名电子书 大系统观开放论坛-东油 微信群 首先做个声明 由于系统论以数学、物理和很多 延安抗大校风 前沿科学为基础,晦涩难懂,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进行了简化,并采用了一些包括神话、宗教、哲学在内的东西方文化材料进行形象说明。但,这不代表本人信仰的改变。 本人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大系统观原理、概念、术语、要点索引 点击下面链接可转到相应章节,在相应页面点击标签 BSVxxxx 可返回本页 8. 系统作用累积原理:BSV2ZYLJ 基本系统论 9. 系统参量边际作用原理:BSV2BJZY 大系统观方法论与应用 1. 黄金序律:BSV1HJXL 10.系统共振原理:BSV2GZ 1. 因特奈特主义:BSV4YTNT 2. 熵增原理:BSV1SZ 11.系统体增长原理:BSV2ZZ 2. 七色光方法:BSV4QSG 3. 系统结构功能原理:BSV1JGGN 12.局部比较优势原理:BSV2BJYS 3. 敏捷规划:BSV4MJGH 4. 涌现原理:BSV1YX 13.远交近攻原理:BSV2YJJG 4. 自标准数据与数据港口:BSV4ZBZ 5. 信息熵减原理:BSV1XXSJ 14.系统失败原理:BSV2SB 5. 数字油田:BSV4SZYT 6. 开放耗散原理:BSV1KFHS 15.系统涨落作用原理:BSV2ZLZY 7. 序参量支配原理:BSV1XCLZP 16.系统聚集原理:BSV2JJ 大信息观 8. 组织+自组织原理:BSV1ZZZZZ 1. 大信息观:BSV5DXXG 9. KISS原则(简化原理):BSV1KISS 全息有机系统论 2. 互联网+的精神实质: BSV5HLWJ 10.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BSV1QXSTX 1. 全息:BSV3QX 3. 信息化生产函数:BSV5XXHSCHS 2. 块茎结构:BSV3KJJG 4. 信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SV5XXSCL 系统结构动力学 3. 全息有机系统论:BSV3QXYJ 5. 大数据、AI、…、复杂系统:BSV5O 1. 吸引子能动性原理:BSV2XYZNDX 4. 建构+解构原理:BSV3JGJG 6. 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全息 2. 系统惯性原理:BSV2GX 5. 全息智能原理:BSV3QXZN 油田:BSV5QXYT 3. 系统边界原理:BSV2BJ 6. 全息激光战队:BSV3QXJG 4. 势力云边界原理:BSV2SLYBJ 7. 无边界系统:BSV3WBJ 大系统观哲学 5. 吸引力递减原理:BSV2XYLDJ 8. 自我实现原理:BSV3ZWSX 1. 系统观的层次:BSV6XTGCC 6. 耦合度定理:BSV2OHDDL 9. 基于不确定性确定性原理:BSV3BQDX 2. 哲学与大系统观:BSV6ZXDXTG 7. 系统驱动力合成原理:BSV2QDL 10.迭代精进原理:BSV3DDJJ 3. 大系统观工具箱:BSV6GJX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系统论的基石 处处闪耀着系统论的光辉 系统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和追寻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积极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思想,特别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理论,全面推进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蓬勃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同时,也将系统论和系统科学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天,上帝在混沌中,在创造了光,使天地分开,使黑夜与白昼交替运行,使混沌变得有序,系统就此诞生了,出于混沌。   系统的上线早于整个世界的其他部分。    在后续的几天里,上帝陆续划分世界,继而创造了大海山川和万物,对世界这个系统进行了优化和升级,系统变得越来越美好。第六天,上帝创造了人类,让他们去运行维护这个可爱的系统。人类的使命就在于此。中国人也不喜欢混沌盘古开天: 创造了中国的系统 在太古的时侯,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像是 一个鸡蛋。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企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分开为两半。盘古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盘古也越高大,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盘古开天辟地还有一层意思:盘是盘问、盘诘的意 思,古是以前就存在的事物,可以理解为早以存在的 “道”。整句话意思就是:不断追溯早已存在的“道”,可以开辟天地。 盘古,又称盘古氏,也称混沌氏。将Chaos翻译成 “混沌”,其实就是借用了盘古的名字。 从混沌和无序中,系统与世界一起诞生   中西方各自创造的系统的诞生过程,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就是人类自己,就是我们,你,我,他。   上帝创造世界和盘古开天的故事(其实古希腊神话中也有类似的世界肇始的故事)中,有很多隐喻都与系统论相关,特别是我们中国的盘古开天比上帝创世,在大系统观上,具有更多深意和内涵,充分体现了东方 智慧的更加博大精深。 创世纪与盘古开天对系统论的隐喻 怎样理解混沌?混沌 = 混乱 = 随机 = 无序 = 熵增 = 没用 物理男:不可逆数学男:随机系统男:熵增程序猿:非结构化二X青年:不按套路打屌丝青年:貌似然并卵文艺青年:谁的理想照亮了现实?请注意:“混沌学”是 黑社会老大:队伍不好带呀!一门具有严格科学定义 奥巴马:美国不想当世界警察 的学科,这里所说的混 东北话:乱麻其糟悉屌泞(neng4)! 沌并不严格。 系统论:无序 怎样算有序?怎样算无序? 有序和无序是你对事物的 掌握程度,取决于你面临着 简单滴说,分得清就算有序,分不清就算无序。 多少种状态。状态越多越不心里明镜似的就是有序,懵圈了就是无序。 好掌握,越无序,反之亦反。工作有条不紊就是有序,焦头烂额就是无序。 序 = 差别 = 不同 = 结构 最有序的状态存在于信息世界:差别最大最无序的状态存在于同质世界:无差别 二元信息世界 茫茫黑夜同质世界   统一是为了在有序和无序之间取得平衡。   统一的目的就是使内部子系统和元素标准化、专业化,达到有序和有用的最优化状态。然而过度统一就会勒死子系统   看似无序的世界,其实是有序的千万次叠加。 。 熵增原理: 水:温度是T1,它包含的热量是Q1,它的熵: 冰:温度是T2,它包含的热量是Q2,它的熵: S =? S1 + S2 S1 = Q1 / T1 + S2 = Q2 / T2 混合后:温度T∈(T1,T2),热量Q=Q1+Q2,熵: S = Q / T 数学证明:S > S1 + S2 也就是说,熵增加,熵的变化量:  熵,序的度量 dS = S-( S1+S2) > 0 无序就是熵增 恒大于!恒大于!恒大于!冰与水:可分辨 不可分辨,有序 无序 绝对零度,-273摄氏度那就是宇宙死亡的温度恼人的哲学问题可以推广到很多方面,甚至到人类社会 如果一直这么发展下去,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不就趋于温度相同了么?那世界就没有差别了!那什么运动就都没有了!那生物也都得死了!这个世界最终将归于沉寂! 热寂理论、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现代系统论当中都是一回事,一般的提法是熵增。 在系统论当中,“熵”表示“无序的程度”。 墨 墨 水水 水 墨 墨 水 水 墨 水 墨 墨水粒子与水分子的混合状态有N种,均匀或不均匀 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变得均匀,不可回退 玻尔兹曼 墨水滴代替冰块统计物理学 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和概率联系起来一切自发过程,总是从概率小的状态向概率大的状态变化,从有序向无序变化。墨水会逐渐分散到整个瓶子中,因为系统处于分散状态的概率更大。 波尔兹曼公式 熵 = 状态数量 = 概率 = 不确定性   S = klnΩ k = 1.38×10^(-23) J/K 称为波尔兹曼常数 熵的概念被推广了,变成了一个数学概念,奠定了系统论的熵的基础例如,一个班级,男女生比例值,有多少种可能性? 时间之矢永不停息,它将射落一切,让世界重回 无序,让万物重归虚无。 这似乎是一曲不回头的悲歌,然而,上帝在创世 纪的第六天创造人类的时候就赋予了我们一项使命——替他把世界恢复有序。为此,上帝首先把人类本身这个系统做到了极致,使他们处在一个很合理的有序态上,既有序,又有良好的功能和性能。所以他不得不按照他自己的结构创造人类,当然“简配” 是一定的。   从此,人类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每天滚着那个大石头,将已经更趋于无序的熵增的世界再恢复一下,他把石头推回山顶的过程就是熵减的过程。可是,明天,石头又滚下去了。他只能反反复复地推上来。滚下去,推上来,滚,推,滚……。 不屈服的人类 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系统,已经 很有序,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其系统能力将更加增强,曾一度达到高峰。但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有序和系统能力,人类是需要不断吸收环境的能量以达到熵减或对抗熵增目的,然而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人类必须去工作,就是去推那块大石头。当有一天,一个人无力承担这代价时,他就必须死掉了,这个系统将因不可逆的熵增消亡。人出生时系统初创,前半生系统经优化会呈熵减态势,某一时刻就发生了逆转,开始熵增,直至死亡,甚至到死后仍在熵增。熵增,是总体的,是不可逆的。熵减,是局部的,是干不过总体的。人,以及一切,都将终归尘土。这几乎是几大 主流宗教共同的思想。宗教界比世俗界更懂得熵增原理。但是,是人类,就得去战斗!Fighting! 不屈服的人类 系统的使命 —— 抵抗熵增,生存发展 人类作为一种系统,一直和其它系统, 不服! 在抵抗着熵增,我们要让世界变得更加有序,更加美好!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系统反抗熵增的 科学旗帜。 达尔文 程序员 = 让世界的发展过程变得更有序的人员共产党 = 领导人民共同生产“有序生活”的最有力的政党 系统的生命周期 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油田信息化,使命都是力图油田这个系统有序,阻止其熵增,免归于混沌。 云中心、DQMDS、网安天目、物联网等等,使命也是让油田生产经营更加有序。系统力图使世界更有序, 但它首先要保证自身的生存。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 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 “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任何系统的寿命都是有限的系统自诞生起,就挣扎在通往坟墓的路上 社会青年:打拼 物理男:可逆 数学男:反演 创业青年:奋斗系统男:熵减 文艺青年:挣扎程序猿:运行 毛主席:斗争! 54 和而不同的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大同世界! ?大同主义:Communism 不读《大系统观》,你搞不明白这个问题 有序:使系统存在,有功能,有作用。边界内的局部问题,子系统的内部问题。 比如新鲜鸡蛋更有序(蛋清和蛋黄),臭鸡蛋更无序。 回顾一下 (1)系统诞生于混沌。 (2)有序才有用,但最有序不等于最有用。 (3)有序之美,就是上帝的数字——7。 (4)熵增是整体的、绝对的,熵减是局部的、相对的。 (5)保持自身和世界有序,是人类的使命。 (6)统一是更高一级的有序。 (7)有序和无序是相互转化的。 (8)看似无序的世界,其实是有序的千万次叠加。 上帝创造人类,让人类把世界变得更有序一些 System(系统)一词来源于古代希腊文(systεmα),意为“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古代各国先贤论述。 人员序号 面对的不确定性(熵)值 摸中的可能性 摸牌结果 不确性(熵) 的减小值 1 5 1/5 没摸中 1 2 4 1/4 没摸中 1 3 3 1/3 没摸中 1 4 2 1/2 没摸中 1 5 1 1/1 摸中 假设是这样的过程,不严密仅为了形象说明,不必较真 同一个袋子,对不掌握的情况,就是无序,是正熵。同一个袋子,对已掌握的情况,就是有序,是负熵。信息 信息熵也成为了“信息量”的量度 最大熵原理?信息熵能够表示一条消息中包含多少信息 需要有个度量单位 度量单位是定义出来的。最自然的就是“自然数”,就是 但是当数量庞大时,自然 “个”,比如摸麻将的5个状态数太麻烦,所以用“对数” log3X,tit log2X,比特bit log4X,fit log6X,sit log10X,什特 log9X,nit shit 我发现阿色不光是烦淫,咋还有点埋汰尼! 文科生请自升BG 信息与意识形态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信息是物质?意识? 由于在意识形态上的保守,苏联 不愿意承认信息、熵等概念。 1953年,苏联将信息论翻译为《电子信号传输的统计学理论》,把 “信息”用“数据”替代。有学者认为,苏联后来的衰退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信息的革命性作用只是把信息作为一种普通技术看待,与信息时代擦肩而过。 , 大系统观强化了物质第一性 控制论的核心要义: 物质 控制就是组织 能量 质能                   信息控制依靠信息 @ 但是控制不是目的, 质能 = What 生存和发展才是! 信息 = How 物质和能量,为系统提供动力,也有材料,但不直接影响系统的结构性,而信息主要影响系统的结构创生和发展。 1. 任何系统,在与外界不发生作用的情况下,均会产生相对静止或衰退现象。 2. 凡是与外界保持良好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都会得到发展。 3. 一个具有内动力的系统,必定是一个有差异的、非均质的、非绝对平衡态的系统。(和而不同) 突变论的研究内容简单地说,是研究从一种稳定组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组态的现象和规律。系统要革命。 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学 科,自本世纪70年代创立以来,十数年间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 第3件法宝是个套件 不偏不倚 负反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组织。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船到桥头自然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是“组 织+自组织+他组织”。  老子de无为而治,自组织。老子的无为,不是真的无为,而是看不见的隐形有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无为是自组织,有为是组织。有为控制着无为。 老子-孔子的组织+自组织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大系统发 展之道。中庸 有为无为 组织 自组织原理 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民主集中制、社会主 习近平提出的“四个自信” 义市场经济,就是“组 织·自组织原理”的科 道路自信学应用。 理论自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制度自信 西方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称为 文化自信具有中国特色的“纵向民主”。 算法实例:过度组织的危害 WJZ的算法:智能、流式、柔性、敏捷生产线:多规格、不确定的要求;奖惩算法、转换成本;分布式、无中心控制自 订 组 产单 织 品流 流 …… …… ……生 产人为的频繁的检查干预严重降低生产效率 基本系统论要点 老三论 1 古今中外关于系统的理解呈多样化。 2 亚里士多德:系统不等于部分之和。 3 贝塔朗菲:系统具有“整体涌现性”。 4 负反馈使系统稳定,正反馈推动系统变革。 5 信息是负熵,信息化就是熵减,信息的输入输出改变系统的结构。 6 耗散结构是“动态的有序”,是开放系统。 7 任何系统内部都存在自组织。 8 序参量决定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行为。 新三论 9 越精确的系统越容易出问题。 10 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 11 《矛盾论》、《实践论》都是系统论。 12 有一种系统论叫“东方系统论”。 系统动力学的不足 (1)用复杂的整体性摧毁了简单的整体性。玄妙的变量、流、模型,漂亮图表,但从误差累加可能产生致命性错误。从整体到细节的机械模拟,看似科学细致,却将整体上的简单有序带向了复 杂无序,破坏了整体观,不利于高层次的思考。 如果把握不好尺度,过度地模拟仿真,有被滥用的危险。金融领域的骗术就是这么回事! (2)过多关注系统的动态,忽略了很多系统的静态特性。系统动力学本应该基于静态研究动态,但它却完全抛开了静态,直接以“变 量控制的流”为建模和研究手段,致使系统动力学成了“流体力学”。其实,传统直观的方式可能更可靠。 (3)只关心软系统,不关心硬系统;只关心大系统,不关心小系统。系统动力学动辄城市模型、国家模型,甚至世界模型,却从不研究简单的房 屋、汽车等较简单的系统。其实一部发动机是最需要系统动力学的!其实,一开始也研究这个。 没有很好地贯彻“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① 重新审视系统结构,重视因结构而产生的力; ② 明确定义吸引子的作用; ③ 重视系统边界,因为边界是系统状态的直接表现; ④ 研究子系统和要素、兄弟系统、父系统、环境,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力; ⑤ 研究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 系统结构动力学 既是对原来系统动力学的反向补充也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 吸引子“物化”,就像信息需要载体 * 系统要素和子系统吸引子而聚集 * 吸引子掌控着系统的序参量的涨落发展,并藉此产生驱动力、吸引力,也产生内向和外向的自组织力 * 一般来讲,一个系统具有一个吸引子子系统也有它自己的吸引子元素没有吸引子 这也是元素与子系统的一个重要差别 * 吸引子带来了能动性:要求生存、发展和重建 系统的核心部件:吸引子@ 请注意,将原来的吸引子的含义进行了扩大原来:把系统引导到一种平衡态的东西,而且学界并不确定它是什么 系统结构动力学:系统惯性原理 海外华侨中有这样一个笑话:在万丈悬崖的 公路上有个岔道口。 阿尔巴尼亚的霍查来了。司机问:领导,怎 么走?霍查说:左转。轰隆隆,掉下去了。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来了。司机问:领导,怎 么走?戈答:右转。轰隆隆,掉下去了。小平同志来了,司机问:领导,怎么走?他老人家仔细观察思考后坚定地答:打左转灯,往右拐。Bingo!顺利通过,天空飘来美妙的歌声:春天的故事… 大系统观将告诉你:当系统体跟不上系统吸 引子的时候,当群众的思维跟不上领导的时候,要审时度势,要勇敢向前,但也要慢慢来,要做好宣传,要…,还要… 定理描述: 系统(例如I)的吸引力Fa 随着距离吸引子的距离 r 增 大而减小,且与半径平方成反比,即: Fa = k/ r2 k为常数。 系统结构动力学:吸引力递减原理 BSV2XYLDJ 定理描述: 系统(例如I)的耦合度CI,在一定范围内与系统效能密度DI成正比,即: CI = kDI k为常数。 但是,系统效能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已十分缓慢的速度增长,甚至停止增长。系统耦合度或系统效能密度越高,子系统间的排斥力Fr越大,而且呈指数增加,即: Fr = aCI a为常数。 系统结构动力学:耦合度定理 BSV2OHDDL 紧耦合(强耦合)的系统功能强或性能高, 但也要注意不能耦合得太紧密,否则接触的系统会产生迅速上升的排斥力,导致系统崩溃。松耦合(弱耦合)的系统功能较弱或性能低,但互相接触的子系统间的排斥力也低,系 统不容易崩溃。   系统规模越大,系统的耦合度越要降低。一味追求高大上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也符合托姆的突变论原理。大系统建设要多做解耦的工作。但是,过度的松耦合会降低系统性能。要平衡。小系统可以做精致,通过紧耦合实现。 系统结构动力学:耦合度定理 功能密度:单位体量的系统体具有的功能。功能密度(FD)与系统耦合度(C)相关。 紧耦合(强耦合)的系统功能密度大,但 随着系统体增大,过大的耦合度和功能密度会导致系统崩溃。   松耦合(弱耦合)的系统功能密度小,但系统体能够发展得较大。 系统规模越大,系统的耦合度越要降低。 一味追求高大上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也符合托姆的突变论原理。大系统建设要多做解耦的工作。但是,过度的松耦合会降低系统性能。要平衡。小系统可以做精致,通过紧耦合实现。 定理描述:系统(例如I)通过边界上的输入/输出口吸收外部质能(物质和能量统称)和信息。   1在保持系统I内部熵(或序)不变,即序参量稳定的情况下,吸收的净质能(吸收的质能与排出的质能之差)越多,系统的规模将越大,即:当SI不变时,若Δm<0,则ΔV<0 ;若Δm=0,则ΔV=0 ;若Δm>0,则ΔV>0 。 SI为系统的熵,Δm为净质能变化,ΔV为系统规模变化。   2在保持系统I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系统吸收的信息熵使系统的序越合理,系统的正向序参量将越有优势,系统的能力将越强,即:当VI不变时, 若Δo = 0,则ΔA>0 ; 若Δo≠0, 则ΔA<0。 VI为系统的规模,Δo为当前序与最佳序的差,ΔA为系统能力变化。 系统结构动力学:系统体增长原理 BSV2ZZ 定理描述: 远交近攻是最优策略,因为总体上双向作战将使被进攻系统的外向 自组织力减半,即: ΔFo = Fo/2 系统结构动力学:远交近攻原理 BSV2YJJG 马太效应 有序从哪里来? 真的是上帝的命令或盘古的斧头造成的? 《新约·马太福音》:“凡有的, 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 科学告诉你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引力是一切 强者愈强 弱者愈弱 有序之源 回顾败着急,一会儿就懂了! 系统论将告诉你有序源于自组织、涨落和正反馈   《大系统观》对系统结构动力学做了简单的探讨,还很不深入,很多原理和量化工作还没有做,作为一种“学”,还差得多,可能连开头都算不上。   与原系统动力学合并,可形成“新系统动力学(New Systems Dynamics)”,进而大大提高战略推演的水平,可以更好地为军事、企业、 国家、世界模型服务。新系统动力学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动力学!   将给我们带来更宽阔的视野,使我们拥有了一把用动静结合的力学观点去观察、分析和改造世界,这正是大系统观的内涵。 新系统动力学与大系统观 大系统观?有毛用? 大系统观?有毛用? 有了大系统观, 你就知道了。 有了大系统观, 你就知道了。